3)第209章 海上丝路第一人,华夏水军推动者卫_知否:我,异姓王,明兰舅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卫渊也能放下心来了。

  回京之后,尚有一堆事情。

  郭颢与呼延忠随行。

  “我永嘉郡海防,自会如卫帅所言还望卫帅放心。”

  【欲使国朝万邦来贺,必兴水军】

  “.”

  只是,泉州、福州等多地官府,严禁他们来到大周的陆地上生活。

  不过,卫渊倒是并不在乎这些。

  只要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建设,再配合水军的兴盛,足可保证沿海一带数百年无忧。

  对于卫渊的命令,两地市舶使自然不敢违背,他们也是深以为然。

  而福州又要忙碌第二批海运,但这与卫渊已经无关了。

  卫渊邀请了东南一带沿海州府的所有刺史、团练使等前来欣赏福州海防建设,并且还向众人发表了重要讲话,

  “有人说,水军成立之后,完全没必要再去巩固海防,如此劳民伤财,又难见其效,何苦来哉。”

  倘若没有个秀才身份,估计很难做到这一点儿。

  待卫渊即将离开泉州时,泉州父老乡亲想请卫渊题個字。

  一艘楼船上。

  到时,筹海图编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。

  同时,也面见了许多地方官与团练使,对他们叮嘱道:

  “水军虽已成立,可海防建设仍旧不容大意。”

  他知道,他可能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。

  只要后世人不傻。

  前者拱手道:“那是再好不过。”

  言外之意是说,如果不能按照筹海图编中所言改善各地城防,是不准升迁的,这事,官家已经盯上了。

  做完这些事情,卫渊又特意跑了一趟两浙路与福建路市舶司。

  卫渊凝望着眼前寂静而又深邃的海面,再也无言。

  甚至,泉州父老乡亲,还在卫渊留字前立了一座雕像。

  解决完这件事情,卫渊从泉州出发,乘船临近澎湖列岛。

  而文臣也有吹捧他的人,说他是儒将。

  又过几日。

  国朝重视水军的发展,应该不能比重视骑兵要差。

  当年,因为周太祖的一句话,神州的水军发展,就足足延迟了整整一百年。

  一听与政绩挂钩,各地官吏纷纷表示,将以最大能力建设海防,

  “卫帅的筹海图编,我这几日刚看完,请卫帅放心,我明州必按照图编所绘构筑海防。”

  他只是希望,站在这个位置上,可以煽动自己微不足道的羽翼,改变一些事情与世人的固有观念。

  如今,他所有的重心,都放在了海防的建设与水军的成立上。

  卫渊没有吭声,范纯仁继续道:“届时,不知在下能否去讨杯喜酒?”

  后世一些著名的史学家、文学家,也毫不吝啬的称赞卫渊为‘华夏水军的推动者’。

  毕竟,随着时代的发展,筹海图编与纪效新书,也会更新换代。

  “也只有这般,我大周才能吸纳百家之长,雄于世间。”

  就比如波斯帝国的铁骑发展,就很有钻研价值。

  “.”

  夷州子民也建了一座卫渊的石像,石像背后写着一句话:

  “本帅想说的是,海防的重新构筑,是为了防患于未然,如若将来,这些海防构筑能起到一次用处,能使沿海一带的百姓少死一些人,那么无论花再多的钱财,都是值得的。”

  福州是率先重筑海防的重镇,这里的海防建设,全部是按照卫渊的意思来构筑。

  二人也算共事一场,所以不用将文武观念看得太重。

  骑兵早晚会被取缔,但水军不会。

  两座石像,互相对视,深情地表达出了两岸人民的期待与厚望。

  筹海图编,放在这个时代来讲,绝对超前。

  “不提过失只论功绩,当年始皇帝将七国间的长城连起来,助后世子孙抵御外贼侵略,可谓功莫大焉。”

  身为东南招讨安抚使,倒是也能管到夷州诸多事宜。

  郭颢与呼延忠齐齐作揖。

  足有三四人之高,立于一座高台之上,目光一直凝望着泉州海域对面的夷州。

  “陛下开启海运的功绩,才更应该被载入史册当中,大写特写。”

  小官吹捧上官,上官吹捧更大的‘官’,理应如此,自当如此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htso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